2010年11月9日 星期二

香港國際文學節之初體驗以“互動”見長

3月11日至19日,第10屆香港國際文學節舉行。非官方主辦的獨立文學節,在內地還很鮮見。而聚焦英文寫作、國外作家的文學節,就算冠上“國際”二字,在缺乏英文寫作傳統的香港,對比人山人海的香港書展,固然是小眾之娛。
  以“互動”見長的文學節
以《甲骨文》、《消逝中的江城》為國內讀者熟悉的美國傳媒人何偉(Peter Hessler),本已應邀出席香港、北京、上海三個異曲同工的國際文學節,帶來他的中國三部曲之末本《駕越中國》,可惜“因私事”未能成行。但一周之內,文學節仍迎來了極具票房號召力的人物:文學節總監麥麗莎告知,已改編有同名電視劇的暢銷小說《第一女子偵探社》作者亞歷山大·麥克考爾·史密斯此次來港,共“出場”四次,每場都是一票難求。另一位門票早早售罄的則是2008 年被英美文化雜誌共選為“全球百大知識分子”之一的印度學者古哈的兩場演講。
此外,改編為同名電影的小說《科萊利上尉的曼陀鈴》作者路易斯·德·伯尼埃爾,剛訪京的普利策小說獎得主朱諾特·迪亞茲等的活動,都能見火爆的現場。到場者很多是作家的“粉絲”,而他們關心的問題,也大都與文本貼近。
  文學節上少不了朗誦會與演講。但香港國際文學節讓倫敦文學節創始人蕾切爾·福爾摩斯也稱“學到不少”的長處在於:盡可能讓現場觀眾參與到討論中。因而你能看見英國《金融時報》主辦的“大辯論會”上,辯題為“中國2020年將成為超級大國”,台上雖然各坐著正反方,但主持人會先請台下觀眾舉手錶態。在正反方立論與駁論後,“話語權”馬上轉移到了觀眾席上,大家與台上嘉賓形成互動。
英文寫作與閱讀在粵語社會中雖屬小圈,但文學節盡可能分散活動場地:大部分是需門票的沙龍式討論,設於香港藝穗會、酒店裡,能容納約200位觀眾;也有免費但需預約的大場地,如香港大學、香港大會堂。
亞洲文學獎得主蘇童遇上“洋粉絲”
曼氏亞洲文學獎的“幕後推手”正是香港國際文學節的主辦。去年的“新科”獲獎者是中國作家蘇童,他也就成了本屆文學節上其中一位重點“明星”,在藝穗會有一次沙龍式對話及簽售,在香港大學也有一場滿座的講演。
調侃自己是“著名的不得獎作家”,蘇童回憶拿獎那天緊張得很。沙龍上,安排了蘇童獲獎作品《河岸》英文譯本的片段朗誦。在之後的問答中,可見現場有對蘇童慕名已久的外國“粉絲”,也有因讀過《河岸》追過來的新相識。有外國讀者提到小說英文譯名《救贖船》的由來,蘇童回答,那完全是商業化的操作。 “英國的出版社說:'不能用《河岸》,太平淡了,誰會去買!'”
有讀者問及,《河岸》是在英國出版社還沒看到書以前就決定要出的,也就相當於寫作與翻譯同步進行。蘇童與譯者葛浩文如何合作呢?蘇童就怪不好意思起來:“我一邊寫第二稿,給了他第一稿。到把第二稿給了他,我又在寫第三稿。葛浩文讓我在電腦上把改訂過的標識出來,可我又不會。結果把他氣瘋掉了,很長時間都沒理我”。
也有讀者提到蘇童的文字風格“很歐化”,令蘇童自稱“很沮喪”:“被評價為什麼什麼化的文字都是不夠成熟的。好的文字應該'不著一墨,盡得風流'”。
不知是不是文字風格深得人心,活動後簽售時,排隊的清一色是洋讀者。記者 張璐詩
  1 【香港文學節】
香港國際文學節由非營利的香港國際文學節註冊公司主辦。從2001年開始,文學節每年邀請香港與國外的作家,在10天裡參與各項演講與論壇活動。邀請的作家主要以英文寫作,而且都與亞洲有所關聯。不過近年來,文學節也請到了不少文壇大腕,包括去年到港的瑪格麗特·阿特伍德,2006年的愛爾蘭詩壇巨匠希尼,以及兩屆英國布克小說獎得主約翰·班維爾和基蘭·德賽等。與香港書展不一樣,文學節並沒有主會場,而是分散在城市的不同角落。
  2 【參會作家介紹】
今年,文學節邀請了80多位作家到港。其中有代表作為《第一女子偵探社》的英國小說家亞歷山大·麥克考爾·史密斯、《科萊利上尉的曼陀鈴》作者路易斯· 德·伯尼埃爾、普利策小說獎得主朱諾特·迪亞茲、《中國震撼世界》作者、《金融時報》專欄作家詹姆斯·金奇、馬來西亞裔作家歐大旭,以及中國作家蘇童和慕容雪村等。另外,文學節還請來了2008年英美主流媒體共選的“全球百大公共知識分子”之一、印度學者拉馬禪德拉·古哈。


英文 英文寫作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